首页

china女王黄金在线播放

时间:2025-05-28 20:12:21 作者:学习进行时|追寻真理 铸魂育人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对复旦大学寄予厚望 浏览量:93617

  【学习进行时】5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。这所著名学府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。今天,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复旦大学的故事。

  5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,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。

 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《尚书大传》之“日月光华,旦复旦兮”,始创于1905年,原名复旦公学,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,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。

  这所著名学府,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关心。

2007年5月8日,习近平在复旦大学调研。(资料照片,来源:《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:习近平上海足迹》)

  2007年5月8日,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,来到复旦大学调研。走进学校后,第一站到的就是校史馆。

复旦大学校史馆。(资料照片,来源:复旦大学网站)

  在校史馆里,特别陈列着《共产党宣言》复制件。这是第一个中文译本的《共产党宣言》,译者陈望道是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的首任校长。

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的由陈望道翻译的《共产党宣言》第一个中文全译本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陈望道的故事。

  2012年11月,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,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讲述了“真理的味道”。

  “一天,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,妈妈在外面喊着说:‘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,吃了吗?’他说:‘吃了吃了,甜极了。’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,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,嘴上全是黑墨水。”指着陈列柜中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译本,习近平总书记说,“这人是谁呢?就是陈望道,就是写这本书。”

  2017年10月,在中共一大会址,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讲起这本小册子的故事。

  2018年5月,复旦大学将陈望道故居改造为《共产党宣言》展示馆,该校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,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开展宣讲活动。

2021年6月11日,陈望道雕塑在上海复旦大学《共产党宣言》展示馆揭幕。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
  2020年,党员志愿服务队的30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,汇报了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,表达了做《共产党宣言》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。

  当年“七一”前夕,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:“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,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,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、做得更好。”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,心有所信,方能行远。面向未来,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,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、矢志拼搏奋斗。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,结合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,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,努力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复旦大学。(来源:复旦大学网站)

  这次祝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的贺信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新起点上,希望复旦大学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,深化教育科研改革,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,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、理论创新、方法创新,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。

  策划:储学军

  统筹:车玉明 李志晖

  执行:万方 王子晖 翁伟庆 杨昱

  主笔:金佳绪

  新华网制作

 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实拍上海纯手工绿豆糕制作过程

预计假日期间,全国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,适宜外出活动。华西地区多阴雨天气,雨日多、累计雨量大,四川东北部、陕西南部、重庆等地局地降水较强;北方地区有大范围阴雨和降温过程;南部海区风力较大。

第四届消博会开幕在即 五大看点值得期待

近年来,我国科技创新加速突破,多元信息融合感知、人机自然交互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,减速器、控制器、伺服系统等关键部件日益完善,焊接、喷涂等工业机器人、手术、物流等服务机器人整机性能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,中国机器人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正逐渐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,引领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。

中美两军举行2024年度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

“鲁班工坊”里没有“鲁班”,却有丰富的专业技能课程和培训项目。王维园说,“鲁班工坊”的核心要义就是,将职业教育的“中国经验”与海外共享,培养熟悉中国技术、了解中国工艺、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。

两种脂肪酸有助预防多种癌症

信中写道:“尽管初步调查显示这是一起不幸的事故,但警长办公室仍在将这起事故作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,直到有足够证据排除犯罪活动的可能性。”

四川: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

1942年,一支滇军部队配合中国远征军在滇西深入敌后,英勇作战。一位名叫包占春的连长带兵在沙帽山歼敌40多人后阵亡。村民们收殓了包占春的遗骸,为其修建墓地。五年后,李繁光重返战场,为包占春立了墓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